今天是:
搜索:
点击搜索
滚动新闻: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信息 >> 行业资讯
核心技术是软肋 国产机器人研发需下重力
发布时间: 2014-07-10  来源: OFweek机器人网  点击率 :2463    【字号:

        “机器人”革命将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无疑要被这场革命所席卷。尽管我国早在2013年就超过日本,成为机器人购买力第一大国,但是由于我国机器人缺乏关键的核心技术,机器人本体几乎靠国外进口。空有市场,没有技术,这样的局面不是我们所希望的。中国机器人要奋起直追,在技术研发上下重力。

  核心技术是中国软肋

        国际机器人技术联合会(IFR)的数据显示,尽管2013年中国共采购了36560台工业机器人,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但是领先的4家中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的产品,仅占中国市场5%的份额,而日本公司的产品,却占据了中国市场一半的份额。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机器人大部分只能依靠进口,这就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现状。
        和一些发达国家比,核心技术仍是中国软肋。“一个原因是,没有从基础开始研发。比如电机、减速器、数控技术,这些单元技术(基础元器件)是制约我国机器人发展的一个瓶颈,目前主要依赖进口。就像手机一样,摄像头是国外的,GPS也是,核心技术都是国外的,利润都被别人拿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毕树生说。相比之下,国外机器人发展的历史较长,技术积累雄厚,一些公司原来从事的就是伺服电机、减速器、数控系统等单元技术的研发。这些恰恰是机器人的关键,很容易应用到机器人上。

        国外机器人研发起步早投入大

        相比于中国,国外机器人巨头美欧日早就开始了机器人研发,并且对此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力图发展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完善机器人产业。
        早在2011年6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宣布了一项名为“国家机器人发展计划”的纲要,该纲要明确美国要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开发出一批用于制造业、医疗行业、排险行业等急需的智能机器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国家航天局以及美国农业部等四个政府部门则率先表态,它们将为下一代智能机器人提供总额约为7000万美元的研发资金。
        日本为支持下一代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工作,还成立了一个名为“科技政策委员会”的机构为智能机器人关键环节攻关项目提供政策支持。该委员会自成立以来,每年为各大研究机构提供大约3.5亿美元的资金帮扶。在日本,有相关研究机构的大学共计107所,相关研究所的总数达到293间。这一数字大大高于国内的十数家机器人研究所而且,中国的研究机构与产业中心相距甚远,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他们难以接上产业集群的地气。
        在欧洲,欧盟第七框架(FP7)项目从2007年开始便以每年大约1亿欧元的投入支持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与生产工作。FP7明确表示,智能机器人是欧洲未来保持竞争力的战略发展项目之一。

        国产机器人奋起直追加强核心竞争力

        中国机器人产业已经落后,若不奋起直追,那将导致中国空有市场,却被国外品牌所占据的局面产生,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中国机器人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加紧核心技术的研发,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用于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由企业对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线提出需求,再交给高校研发。高校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调研、分析、论证,通过分析做出设计方案,再依照方案进行细化,设计电路、编程等。然后投入加工,进行调试,验证各项指标,如活动范围、负载重量、精度等。可以借鉴美国的先例,美国的模式是由高校、研究所设立项目,政府择其优者进行扶持,到了一定程度企业开始介入继续培育。
        加码政策,助力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的支持是对机器人产业发展最大的推力,美日欧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无一例外地都是在政府政策和资源的强劲支持下才获得飞速发展。而我国在2012年开始,就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轮廓进一步明晰,“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研发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流程工业的核心工艺和成套装备,重点培育发展服务机器人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公共安全机器人、医疗康复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平台和模块化核心部件等任务。想要国产机器人尽早实现“逆袭”,政策要持续加码,为机器人研发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工控中国摘要:拥有了核心技术,不再依靠国外进口,中国机器人终将扬眉吐气。而这一天的到来,要依靠机器人产业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要由国家或者有实力的企业主导,进行长期研发投入,这是必须的。中国机器人产业要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大资源和资金投入,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机器人,等到那一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骄傲地为机器人贴上“中国制造”的牌子。

网站首页 | 联盟简介 | 会员注册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新瑞路2号   电话:020-32385332    
传真:020-82496513     E-mail:gzrobots@126.com
版权所有:广州机器人制造与应用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粤ICP备14050502号